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1984 33535 53688 上海夜网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举行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新上海桑拿按摩闻发布会

[复制链接]

3029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级别
9 管理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22:5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举行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新上海桑拿按摩闻发布会6月8日,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副市长张为、上海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上海市交通委总工程师李俊豪、上海市发展委副主任王华杰、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许健、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庆江出席发布会,介绍《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欢迎参加上海市新闻发布会。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市陆续出台关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四五”规划,为今后五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描绘蓝图。为了便于记者了解“十四五”规划的相关内容,市新闻办从今天开始将举行“奋进十四五 启航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我们聚焦综合交通。近期市审议通过了《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为大家邀请到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向大家介绍并解读规划主要内容,同时回应各位记者的关心的问题。
  各位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对上海综合交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下面我把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个通报。
  1、“十三五”时期的综合交通大发展为“十四五”奠定了基础。过去五年,按照“管为本、重体系、补短板”的指导思想,不断提升和完善“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十三五”规划目标总体执行良好,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有序推进,重要指标基本符合预期。突出表现在:一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202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350万标准箱,连续11年位居世界首位。2020年航空受疫情影响较大,但2019年上海航空客货吞吐量达到1.22亿人次、406万吨,分别位列全球城市第4位、第3位。二是长三角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高。沪苏通铁建成通车,一批铁、国省干道加快新建改建,一批省界断头实现联通。三是公交都市建设持续推进。2020年轨道交通运营线公里。四是道网络不断完善。建成S26公入城段、郊环隧道、虹梅南高架、北翟地道等高快速,以及周家嘴隧道、长江西隧道、昆阳越江大桥等。打通61条区区对接(断头)。五是交通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率先实行船舶排放控制区管控措施,淘汰机场场内高污染车辆1000多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占全部公交运营车辆的比例提高到67%。六是邮政快递行业发展迅速。2020年快递业务量完成33.6亿件,约为“十二五”末期的两倍。七是交通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道通行效率总体较好,快速早晚高峰车速保持平稳。完成了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实事项目和一批重大活动的交通保障任务。
  2、“十四五”时期对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十四五”上海综合交通发展,必须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既要积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又要为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加快“五个新城”建设等提供坚强支撑,还要加快实现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和交通数字化转型,努力推动“十四五”上海综合交通更高质量的发展。
  3、“十四五”时期,上海综合交通发展的总体思和发展目标。总体思是:持续完善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超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强枢纽、织网络、提品质、优治理、促转型”的发展策略。强枢纽,就是要继续推进枢纽门户功能升级、辐射引领能力增强、资源配置能级提升的航运中心建设。织网络,就是要加快完善综合立体的现代交通网。提品质,就是要满足市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出行需要,提供更高品质的交通运输服务。优治理,就是要强化交通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精细化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转型,就是要大力推进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发展目标是:打造“立体融合、人本生态、智慧高效”的高质量、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国际航运中心世界一流,区域一体化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全国领先,综合运输服务品质一流,交通治理能力全面现代化。
  第一,巩固和提升国际海空枢纽能级。海港方面,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4700万标准箱(TEU)以上,水水中转比例52%以上,国际航运枢纽港服务品质世界领先,联通、绿色、智能的现代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具体举措包括:一要进一步提升港口设施能力;二要打造高效畅达的集疏运体系,特别是要持续推进“一环十射”高等级航道建设,形成“连接苏浙、对接海港”的格局;三要建设国际一流邮轮港;四要健全水上安全保障体系等。空港方面,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人次以上、货邮年吞吐量达到410万吨以上,均保持世界前列,初步形成上海多机场体系,枢纽运量规模、网络品质、中转功能等进一步提升,机场集疏运更加融合高效,服务质量排名保持行业前列。具体举措包括:一要推进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枢纽设施;二要加快建设机场联络线号线、两港快线等多层次轨道交通,打造高效便捷的机场集疏运体系;三要建立高效现代的航空快递物流体系,巩固航空货运枢纽地位。
  第二,加快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铁对外通道方面,加快构建“五向十二线”干线铁通道布局,实现上海中心城60分钟可达毗邻城市,主要枢纽120分钟可达长三角主要城市。具体举措包括:一要基本建成沪苏湖铁、沪杭客专上海南联络线,加快建设沪通铁二期等项目,推进沿江高铁、沪乍杭铁建设;二要推进嘉闵线北延伸等规划建设;三要完善铁客运枢纽布局和货运体系。轨道交通方面,2025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960公里,保持全国前列;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600米半径范围内常住人口、就业岗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55%、61%以上。具体举措包括:一要推进一批轨道交通项目建成;二要建立站点综合开发机制,实施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
  第三,全方位提升客运、货运服务品质。客运服务方面,继续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2025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不含步行)达45%以上,公交专用道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保持在16-18公里/小时。具体举措包括:一要进一步增强超大城市公共客运承载能力和服务效能,推进“20+8+X”公交通道建设,完善中运量及多层次的地面公交系统,形成线、区域线、接驳线线网;二要注重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和衔接,加强应急协同和处置能力建设;三要深化出租车行业,引导新兴业态健康发展。货运服务方面,2025年,形成与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与市民生活和商贸物流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稳定、绿色低碳、经济高效的货运服务体系。具体举措包括:一要推动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打造健康有序的货运市场;二要强化货运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改善货运从业;三要优化货运通道组织,积极推进客货分流;四要优化寄递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快递进村”“快递进厂”“快递出海”等“两进一出”工程。
  第四,持续优化完善道系统功能。2025年,形成高效运行、便捷易达的道系统。具体举措包括:一要进一步完善高快速网,新建、改建、扩建一批高快速;二要进一步完善主次干道和支网,增加干道规模和贯通性,畅通道微循环;三要进一步完善越江跨河通道建设;四要持续打造“四好农村”,形成城乡一体、干支衔接、畅通生态的公网络。
  第五,建设功能完善的新城综合交通系统。推进“五个新城”加快形成支撑“30、45、60”出行目标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框架:30分钟实现内部及联系周边中心镇出行,45分钟到达近沪城市、中心城和相邻新城,60分钟衔接浦东和虹桥两大门户枢纽。新城道网密度达到4.5公里/平方公里。具体举措包括:一方面,要一城一策、站城融合,大力提升铁、市域铁、轨道交通、道等对新城的综合服务水平,加快构筑区域辐射的综合交通枢纽;另一方面,要公交优先、绿色集约,围绕大运量轨道交通节点,构建新城中运量等公交网络,建设各具特色的高品质慢行交通系统,加快构筑系统完善的内部综合交通体系。
  第六,加快构建重点地区交通体系。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025年,基本实现“15、30、60、90”的出行服务目标,即新片区主城区15分钟到达浦东国际机场、30分钟可达中心区龙阳等枢纽、60分钟可达虹桥国际机场、90分钟可达长三角毗邻城市。具体举措包括:加强新片区与浦东枢纽、虹桥枢纽的快速通道联系以及与长三角的铁通道联系,构建新片区内部快速公共交通网络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到2025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先导性、服务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示范区对外交通可达性显著提高,区内交通连通性逐步增强,有力支撑先行启动区近期建设重点区域的发展。实现启动区至虹桥枢纽公共交通45分钟可达。具体措施包括:推进多层次轨道交通和交通枢纽等建设,构建示范区中低运量公交系统,提升示范区网连通水平等。虹桥商务区,到2025年,基本建成虹桥国际枢纽,综合交通枢纽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辐射全国的作用充分发挥。具体措施包括:加快打造虹桥商务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两小时轨道交通圈,构建商务区“大运量轨道交通+中运量公交+地面公交”公共交通体系等。
  第七,提升交通精细化治理和安全管理能力。推进交通需求管理方面,完善小客车拥有和使用政策,推动个体交通向公共交通方式逐步转移,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完善停车管理方面,要积极创建一大批停车治理先行项目,建成一大批公共停车泊位。其中,结合工程,到2022年底,要创建100个停车治理先行项目,开工建设10000个公共停车泊位。改善慢行交通方面,要提高慢行交通网络可达性和便捷性,基本建成设施完善、出行舒适、全龄友好、管理有序的慢行交通系统。加快交通治理数字化转型方面,要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交通工程建设数字化、危化品运输数字化监管、道设施数字化管养、交通应急智能化防控等建设。强化交通设施运营管理方面,要建立覆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运营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努力使上海交通设施条件、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世界先进城市水平。此外,《规划》还对优化交通组织管理、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等明确了具体目标和举措。
  第八,加快建设智慧交通和新型基础设施。要积极打造交通新技术示范应用高地,到2025年,科技全面赋能交通发展,交通全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行业管理协同联动能级大幅提升,交通治理大数据赋能取得新的突破,交通服务场景不断丰富,形成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泛在、协同、智敏的新一代智慧交通设施体系基本成型。具体举措包括:一要大力推进交通领域新基建,提升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能力和水平;二要推进一站式出行体系建设,重点是打造“出行即服务”MaaS系统,实现实时、全景、全链交通出行信息数据共享互通,建设融合地图服务、公交到站、智慧停车、共享单车、出租车、充电桩等统一预约服务平台;三要推进一单制运输体系建设,推动海运、空运、铁、公运输信息共享,建设多式联运物流服务体系。同时,还要搭建交通行业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打造交通科技创新新生态。
  第九,加速绿色低碳交通转型发展。全面提升交通行业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水平。具体举措包括:一要加强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大货物“公转铁”“公转水”;二要优化交通能源结构,加快推广新能源运输装备应用;三要强化交通污染排放治理,完善交通排放监测体系建设。
  第十,进一步健全综合交通保障机制。《规划》提出了六方面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区域协调机制,完善综合交通管理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交通行业价格机制,加强交通科技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总的来讲,《规划》对未来五年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指标、原则策略和任务举措。下一步,上海市有关方面将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十四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的交通支撑和服务保障。
  加速绿色低碳交通体系的打造,使绿色成为高质量城市发展的底色,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十四五”期间,要从结构低碳、节能降碳、协同治污、生态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交通行业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水平。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低碳交通体系建设。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结构,持续推进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完善海空枢纽集疏运体系,推进大货物“公转铁”“公转水”,2025年集装箱海铁联运量翻一番。加快构建多模式轨道交通主导的交通设施功能体系;公交优先战略,打造便捷和舒适的慢行交通,持续提升城市绿色出行比例。
  二是加快交通能源结构转型。截至2020年,上海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42.6万辆,“十四五”期间,上海还将持续推进这项工作。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持续鼓励社会乘用车领域电动化推广,公交车、巡游出租车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比重达到96%。开展氢燃料技术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推进港区和机场内设备的能源结构转型。
  三是挖掘交通节能降碳潜力。航空方面,优化机队结构,淘汰老旧高能耗飞机;航运方面,持续开展航运企业节能技改,进一步提高港口自动化作业效率。公共交通方面,提升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综合节能率,全网推广实施节能运行图;优化公交线网,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公交运营组织效率。加强交通节能降碳能力建设,构建交通碳排放管理体系。
  四是强化交通污染排放治理。“十三五”期间,上海的交通节能减排取得一定进展,交通运输行业能耗增幅放缓,港区二氧化硫水平持续下降。未来五年,继续深化高污染燃油车辆排放治理,全面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强化航运污染排放治理,完善港口岸电扶持政策。继续提高机场桥载电源使用率,加强对柴油车、船舶尾气等排放等治理措施。
  精细是上海的特点,交通又是上海这样超大城市突出的难点,对于上海交通的治理如何体现精细化是必须做好的工作。2018年,上海启动了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共享停车位建设、面设施整治等民生实事项目,不断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交通精细化治理水平:
  停车管理方面,“十三五”期间,上海积极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利用项目创建工作,截至2020年,共完成660个停车资源共享项目,提供约3.13万个共享泊位。去年年底,市委市又将停车难综合治理工程正式纳入16个工程之中,计划在“十四五”期间聚焦老旧小区、医院在特定时间的停车难问题,通过内部挖潜、盘活周边各种停车资源等进行共享。截至2022年底,累计推进创建100个停车治理先行项目,开工建设1万个公共停车泊位。
  交通数字化治理方面,我们将重点加强数字治理能力的建设,完善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夯实交通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积极推进平台和系统的建设。比如重点推进交通综合业务平台的建设以及交通工程建设数字化体系,构建危化品数字监管体系等。在设施管理方面,重点推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推动道设施的数字化管养,优化养护管理体系。今年4月份,上海出台了《上海市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2021-2023年)》,从今年到2023年,明确了3大类、20大项以及60个具体工作项目,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为上海交通数字化转型提出积极的。
  出行服务方面,市民出行前,可以通过公交实时到站预报,查询附近公交车到站时间,通过出租车预约服务平台、上海停车等,提前做好出行规划。2019年起至今,上海已有23条公交线辆公交车)试点预报车厢舒适度。乘客只要在候车时,查看站台的预报显示屏,就可以知道下一班车的车厢舒适度,及时引导客流,避免客流过多集中于一辆车,改善公交服务。数字化的技术和手段逐渐融入日常生活场景,极大提升了市民出行水平。“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强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交通管理升级。融合多源数据,结合新一代道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市道交通全方位管理。我们要加快出行信息融合,提升信息服务准确性、即时性;实现实时、全景、全链交通出行信息数据共享互通,融合地图服务、公交到站、智慧停车、共享单车、出租车统一预约服务平台、市级充电服务平台等既有出行服务系统,推进出行即服务系统(MaaS)建设。
  交通设施方面,2018年起,上海持续打造了226条精品示范,围绕每条的域全要素,从历史文化、友好等方面挖掘道特色。在过去的几年,我们完成了400多个交叉口渠化、可变车道、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等道交通缓拥堵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十四五”期间,我们除了继续做好这些工作,还将通过优化快速系统节点、综合运用单行道、调整信号相位、车道等手段,深挖周边网分流潜力,进一步提升道通行组织效率,缓解道资源供需矛盾。我们要强化设施的服役能力,重点推进内环年轻化等整治工程,开展重大基础设施长期服役性能监测。同时,我们将推进全周期设施管理,提高设施服务水平,利用各类新技术为科学养护、精准养护、自动养护提供决策支持;逐步建立覆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运营全要素全周期的闭合管理。
  此次规划中提到上海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要支撑上海长三角龙头带动作用的提升,要实现区域一体化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全国领先。为实现上述目标具体将开展哪些工作?
  国家“十四五”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长三角地级及以上城市高铁全覆盖,推进港口群一体化治理。”所以,在未来五年,上海更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增强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保障。“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第一,加强干线铁和城际铁规划建设,助力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沪苏通铁已于2020年建成通车,沪通二期、沪苏湖铁也已开工建设,为长三角交通圈的扩容再添新动能。“十四五”期间,将基本建成沪苏湖铁、沪杭客专上海南联络线,加快建设沪通二期等项目,推进沿江高铁、沪乍杭铁建设,提升沿线城镇、重点功能区与长三角周边城市互联互通水平。此外,还要推进嘉闵线北延伸、沪苏嘉线(示范区线)、金山至平湖铁(沪平线)等城际铁规划建设。
  第二,深入探索跨区域机场合作机制,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航空方面,巩固提升上海航空枢纽核心地位,支持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研究上海机场在苏州、嘉兴等地建设虚拟航站楼。航运方面,推进长三角地区沿江、沿海多模式合作,加快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持续推进“一环十射”高等级航道建设,形成“连接苏浙、对接海港”的格局。
  第三,进一步完善对外国省干道功能,促进跨省界地区网融合。第一批省界断头中,已有7条建成通车。“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建成G15嘉浏段,加快推进G318等拥挤段改建,新改建G228、G320等国道出省段等。继续推进省界对接道规划建设,提升近沪地区网通行能力。
  按照市委、市的战略部署,围绕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把新城建设成为引领高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创新实践区和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撑点。在此过程中,综合交通系统的功能提升将发挥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一方面,通过综合交通赋能,锚固新城作为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点。各新城将加快形成支撑“30、45、60”出行目标的综合交通体系框架,即30分钟实现内部通勤及联系周边中心镇,45分钟到达近沪城市、中心城和相邻新城,60分钟衔接国际级枢纽。通过打造“一城一枢纽”,确立新城区域交通枢纽地位,汇集干线铁、城际铁、市域线、市区线等系统,锚固对外交通枢纽节点功能。优先建设实施与周边城市的快速交通通道,提升外向度和联通性。重点增强新城与近沪城市、新城之间以及新城与重大交通节点间联系。加强站城融合,优化枢纽布局,提升枢纽能级,通过枢纽整合新城交通方式,提升内外交通转换水平,围绕枢纽开展综合开发,充分践行TOD,加快推动站城融合和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另一方面,聚焦新城内部交通体系,切实提升新城居民的便利度和获得感。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新城公交网络,形成多层次公交服务,提升公交吸引力。加快优化新城内部网结构,进一步研究新城内部快速网系统,实现过境交通分离、到发快速集散的功能。提升新城内部交通品质,结合新城景观风貌、功能活动区等构建各具特色的高品质慢行交通系统。通过城市更新及综合治理挖潜停车资源,缓解老城区停车矛盾,推进新城公共停车场建设。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虹桥国际枢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发展交通配套设施和提升交通服务方面会有哪些具体的安排?
  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虹桥国际枢纽是我市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十四五”期间,我们规划统筹推进长三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互联互通、分工合作、管理协同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方面,示范区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的交汇点,是一系列跨区域共建、制度创新的重要载体。“十四五”期间,这里将以优化交通模式、改善交通条件、强化互联互通、提升建设标准为重点,打造绿色、高效、多样的综合交通体系,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先导性、服务型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首先是重点推进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国铁干线沪苏湖铁已启动建设,市域(郊)铁沪苏嘉线(示范区线)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这些项目将带给示范区“高效快捷、直连直通、舒适经济”的出行条件。同时,这里将构建示范区中低运量公交系统,直连主要交通枢纽、就业中心和重要景区,实现公交网络一体化,为示范区提供个性化、响应式、便利化的公交服务。此外,我们还将联合苏浙,打造一体化换乘枢纽,增强示范区网联通水平。
  在虹桥国际枢纽建设方面,虹桥国际枢纽作为长三角城市通网络中心和经济地理中心,“十四五”期间,这里将重点实施一批高能级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对外交通方面,依托沪乍杭铁等国铁干线项目,将进一步强化虹桥国际枢纽与苏浙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扩大虹桥枢纽辐射范围。正在建设的市域(郊)铁机场联络线和加快启动的嘉闵线号线西延伸等项目,将进一步增强虹桥国际枢纽面向长三角区域的服务能力。内部交通方面,虹桥商务区作为虹桥国际枢纽的核心区,将重点构建商务区“大运量轨交”+“中运量公交”+“地面公交”组成的公共交通体系,继续推进一批区区对接道建设和枢纽西交通平台的工程等,持续提升综合交通管理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切实做好本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落地实施,加强项目前期研究,加快项目推进,加大支持政策保障力度,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确保重大工程建设、确保城市安全运行”是上海市委、市赋予上海城投的职责。“十四五”期间,城投集团将按照市委市部署,续建、新建一批前瞻性、带动性重大交通工程,预计完成投资1820亿元,计划建成竣工32个重大项目,其中,作为上海东西的第二条交通大动脉,北横通道西段今年6月份将开通,东段2023年开通;作为市域高速干线“一环”的闭环部分,沿江通道浦东段计划2024年底竣工;S3计划明年竣工。这些重大交通设施工程的投入运营将有效改善本市和临港新片区的发展。未来五年,城投将立足“两个确保”,从“助力战略规划落实”“提升运行保障能级”两方面发力,协力打造1.9万公里的道网和“一环十射”的航道网。
  在服务国家、本市战略方面: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G318、G228省界干道建设,提升近沪网通行能力;积极投入“五大新城”建设,参与道公420公里,航道66公里,建成S3沪奉高速、S4奉浦东桥、嘉松越江大桥,推进沪嘉高速、浦星公、沪松公功能提升,有效提高新城通行效率、交通品质。
  在网建设方面:全力提高中心城区网容量,建成北横通道、军工、漕宝快速等道;积极推进郊环线成环,建成沿江通道西延伸和浦东段;深入打造机场集疏运体系,建成国展中心和虹桥枢纽快速联系工程,规划G1503公浦东枢纽段;大力提升浦江两岸一体化,建成江浦、银都等越江工程,推进真光、安远等跨苏州河桥建设。
  在内河航道建设方面:重点推进“一环十射”航道建设,建成平申线、大芦线、苏申内港线西段;加快推进河海联运、江海直达项目落地;积极参与内河港区建设,推动公网与内河航道网“两网融合”,助力洋山港集疏运体系构建。
  其次,始终践行绿色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运行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间,城投将全面推广“装配式”“清水混凝土”等先进施工工艺,桥隧装配率提升到90%以上,持续打造“绿色低碳”、“低影响快速”建造两大体系,全面降低灯、光、尘、噪对市民的影响,持续升级文明施工品质。推动数字化转型,以构建大数据云控平台为基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高速公运维、管控模式,实现数字化管养转型,降低安全事故,提高处置效率,提升服务品质。以S32申嘉湖智慧高速公为试点,打造上海“智慧公”样板。
  对于超大城市来说,提升道交通服务水平也是我们永远要努力的方向。我们觉得,要维持、改善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就要公交优先发展的基本。让更多的市民使用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完成出行,这是解决超大城市交通问题更合理的方式。
  “十四五”期间,我们要持续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上海桑拿按摩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我们将全面建成14号线号线西延伸等轨道交通线号线号线一期等一批轨道交通线。在完善轨道交通线网的同时,也要打造优质、可靠的地面公共交通。“十四五”期间,我们还要完善中运量及多层次的地面公交系统,构建线、区域线、接驳线线网,形成网络化运营,提高运营效率。推进“20+8+X”公交通道建设,优化区域线米半径范围内有公交线换乘,接驳公交与轨道交通线运营时间衔接更加紧密。
  其次,要充分利用既有道资源,提高设施管理效率,优化交通组织,提升网通行效率。从2018年起,“推进50处道交通拥堵点改善”连续三年被列入了年度市实事项目。我们也在道空间的使用上做了一些试点, 2020年,沪宜公设置了上海市第一条合乘车道(HOV),在早晚高峰时段内供公共汽(电)车、载客2人及以上(含驾驶人)客车专用行驶,设置合乘车道可提高车道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促进多人共乘,减少单人单车出行比重。未来五年,将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聚焦交通拥堵地区,特别是在出行需求较大的通勤走廊,采取潮汐车道、口渠化等措施。继续通过道设施、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优化信号控制三位一体同步,有效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第三方面就是持续推进道网络的建设。我们要从高快速、主次干道、越江通道等各方面来推进网建设。完善高速公网络和功能是“十四五”很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将建成S3一期,S4奉浦东桥等一批高速公项目,我们还要完善网,建成北横通道、军工以及漕宝快速等重大工程。同时我们还将推进实施外环西段功能提升、长江西快速东段、沪嘉-嘉闵联络线、南北通道等一批重要的道工程,整体网的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善。除了刚刚讲到的这些道工程,我们还将结合城市更新,打通道微循环,加强公共通道空间利用,提高网密度和道连通度,希望通过努力,提高道的使用效率,解决目前道交通面临的一些问题。
  轨道交通方面,列车在高架车站及考场附近车站运行时,司机驾驶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鸣笛,高架、地面车站控制车站音量。列车在有限速要求的相关区段运行时,严格执行限速要求。同时,为了不影响考生复习和睡眠,地铁运营方停止夜间居民密集区附近的地面、高架线试车和高噪音施工,为考生营造一个相对安宁的休息。乘坐地铁的考生可凭准考证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进站。服务方面来说,乘坐地铁的考生可凭准考证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进站,此外,上海地铁还加强部分毗邻考场地铁的车站的现场客服力量,现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届时将全力做好指问询,方便考生出行。
  地面公交方面,本市公交车已提早对营运车辆开展了全面彻底的例行检查,确保车辆技术性能符合标准,避免故障车辆投入营运。同时,各公交企业出足出好班次车辆,途经考场线车辆一旦出现缺车、缺班次情况,将及时调度确保营运秩序正常;此外,途经考场段的营运线驾驶员严格遵守机动车禁鸣喇叭交通法规,确保文明驾驶和安全行车。
  出租汽车方面,从5月30日零点起,本市强生、大众、锦江、海博四大出租车电话调度中心就开始接受出租车接送考预约。目前今年的高考预定备车约3200辆,同时配备一部分应急备车用于承接临时订单。没有预订到车辆的考生可拨打各出租公司订车电话,各出租公司电调中心优先调度高考用车。
  交通建设方面,督促各交通建设单位在考试时段本市范围内涉及产生噪声污染的夜间建筑施工作业;高考考试时段,考场周围100米内昼间建筑施工作业。同时,通过短信平台向所有市管交通建设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现场负责人**工作短信,提醒并督促各相关单位落实好高考配套保障工作。
  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张为副市长和各位发布人的介绍和回答。《规划》全文后续将在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发布,各位记者如果有进一步的采访需求,可以与交通委和市新闻办联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2 上海夜网论坛 (www.021snyw.com)  版权所有
官方QQ:2030314199  邮箱:2030314199@qq.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