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1984 33535 53688 上海夜网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桑拿按摩图片“习总谈到上海的各项工作如数家珍”

[复制链接]

3029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级别
9 管理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7 22:2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采访对象:谈燕,1981年11月生,上海人。2004年7月到解放日从事时政报道。2014年至2017年连续4年参加全国3月5日上海代表团全团审议的新闻报道工作。
  采访组:谈燕同志您好!习同志2007年10月离开上海到中央工作,此后每年全国他都到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过去几年来,您作为《解放日报》记者,连续报道习同志出席上海团的活动。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谈燕:从2014年开始,我作为全国上海代表团的随团记者参加上海团的报道。习总参加上海团的审议,我有幸在现场聆听。现在回想起来,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高度重视代表们提出的真知灼见。我今天就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2014年3月5日下午,按照会务组安排,十二届全国上海代表团的58名代表在上海厅坐成内外两圈,等候总的到来。3点左右,总款款走来,先跟内圈的代表一一握手,随后就坐。他先向大家问候新年,说道:“我连续两届都是上海代表团的代表,已经三年多没去上海了。但每年期间,都会与大家见面、进行交流,看到大家,很亲切。”他说完这句话,我观察了一下参会代表,从表情可以看出,大家就好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很温暖很舒心。简短寒暄过后,上海代表团的8位代表先后作了发言。总在上海工作期间,和其中许多代表有过短暂工作交集,七年过去了,习总依然记得大家,能够一一叫出代表的名字,谈到上海的各项工作,更是如数家珍。
  当时,上海自贸区刚刚挂牌成立不久,时任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代表在发言中向总汇报了自贸区下一步的相关。总非常关心自贸区的发展,在王战汇报过程中插话问道:“现在在自贸区注册的企业有多少家?有多少是外资企业?”王战回答道:“6000多家,其中10%是外资企业。”总说,在自贸区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可复制和可推广,要把自贸区建成制度创新的高地,而不是政策优惠的洼地,要种“苗圃”而不是做“盆景”。直到现在,不栽“盆景”种“苗圃”的思想依然指导着自贸区建设工作。
  朱国萍代表是来自基层社区的党总支,现代沪剧《小巷总理》就是以她为原型。在审议中,这位“小巷总理”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讲述了她们如何发动志愿者更好地参与到社区共治和自治当中,从而进一步加强社区治理工作。总很认可这种做法,他说:“朱国萍同志讲到的创新社会管理,故事讲得好,故事比道理生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区就实了。我们国家的真正稳定,靠我们基层的同志。”
  廖昌永代表是家喻户晓的歌唱家,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声乐歌剧系主任。他说自己之前在众人面前演唱不紧张,但作为人民代表发言就有些紧张。总安慰他,说:“大家都是代表,在这样一个场合,可以畅所欲言。”简简单单几句话,一下子拉近了距离,大家也都笑了起来。廖昌永代表谈到当时电视里热播的《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他希望中国的传统歌曲也能走近百姓生活,世界舞台。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总对这些流行的电视节目也很了解,对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十分重视。他回应廖昌永代表说:“中国五千年文明是世界文化的河流中唯一没有干涸断流的文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核心价值观,必须民族传统文化,去找我们的精气神。文化的软实力是国家强盛的标志。”总还用中国足球来举例子,他说:“这些事情要作为我们的一个追求目标。就跟我们谈中国足球要跻身世界前列一样,看起来比较遥远,但是还得讲啊,你没有这个梦想,也不去想,就根本达不到。你想了才有这可能。”
  来自市监察局的花蓓代表在发言中谈到中央八项实施一年以来的变化,但也担心“一阵风”。总就用“徙木立信”的典故讲商鞅变法是如何取信于民的。他表示,要让中央八项起到“徙木立信”的作用,就要令出必行,抓常抓久、抓细抓小,让群众看到决心,取得群众信任。2017年12月27日召开的中央局会议上,习总再次提到“徙木立信”这个典故,可见在总心目中取信于民是多么重要,这也是他久久为功战略定力的充分体现。
  来自市环保局的张全代表谈到治理问题时,向习总报告了2013年长三角污染整治联防联动机制落实情况,并建立最严格的生态制度,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总很关心地问:“PM2.5,上海比起怎样?”“去年12月份多一点,今年以来还可以。”张全代表回答道。总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在的生活,风趣地说:“那个时候的都不是PM2.5了,我看是PM250!”一句话把在场的代表都逗乐了。短暂放松过后,总追问道:“现在整治燃煤小锅炉动作很大,上海怎么样?”张全回答道:“上海的力度也很大,正在全面推进落实。”总听完,严肃而认真地说道:“过去各家各户都烧煤球炉,所以污染比现在更严重。党的以来,我们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人民的生态意识在增强,认识也在提高,大家对污染的反应这么强烈,这是在一个发展阶段绕不开躲不开的事,必须要把治理污染当作一场攻坚战来进行推进,治理空气污染要有定力和努力。”总这一席话,既不回避问题,而且切中肯綮,真正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放在了心上,落实到行动中。
  在两个小时的审议中,总不时提问,与发言代表一一交流。审议结束时,他希望上海牢记、不负重托、再接再厉,继续当好全国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子。在这次审议中,总还谈到了衡量一个省市经济发展整合水平的“标尺”,说他不看上海P总量有多大,也不看上海排在全国什么,他更看重的是上海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对全国的贡献度有多大。那时候,总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已经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这与几年之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非常一致,体现了总经济思想的一以贯之。
  采访组:我们了解到,当时审议结束的时候习同志与曹可凡代表之间还有一段小插曲。请您讲一下当时的场景。
  谈燕:那天确实有很多令人难忘的瞬间。我刚才讲到,习总一开始进入会场时,先是和内圈代表握了手。审议结束的时候,他又专程走到外圈,同坐在外圈的代表一一握手。这让在场的同志们既感到意外,又非常。可见,总非常体谅参会代表渴望同他握一下手的想法。虽然只是个小细节,但却是总平易近人、时刻同人民站在一起的最好体现。在和农民工代表朱雪芹握手的时候,总关切地问她是否已经落户上海;与民营企业家王均金握手时,总问起他企业在全国布点的情况;和一线工人握手时,总夸他“是工人的优秀代表”。在和电视节目主持人曹可凡握手时,总打趣地说:“好像瘦下来了嘛!看来你和上海的一样,‘瘦身’成效明显啊!”总很巧妙地用这个比喻肯定上海在行政审批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成为后来网站竞相转载的热词。之后我们再遇到曹可凡代表,都跟他开玩笑说:你给上海做了一个大大的广告!
  谈燕:2015年3月5日这一天恰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习总如期来到全国上海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工作报告。刚一落座,他就先向大家致以节日问候和良好祝愿,随后说:“非常高兴又同大家相聚一堂、共商国是。每次听到上海代表团的同志发言,都很受,也很有收获。”他希望在场代表发言的时候能开门见山,摆事实、讲问题、谈观点、提。
  审议中,总高度肯定了上海一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认为上海交出的答卷“可圈可点”,同时对上海未来发展提出了四个“走在前列”的新要求:希望上海在以促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在从严管党治党方面继续走在前列。
  的确,上海作为沿海发达地区,遇到的问题、经历的阶段,会先于其他地区,上海针对遇到的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未来就会对全国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我一边想着,代表们的发言也争先恐后地进行着。大家都围绕总一年前也就是2014年3月对上海提出的“全国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要求谈了自己的感受和。总听完以后说:“惟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他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关键是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人都是有惰性的,老常态的子、简单粗放的发展子难以为继了。在经济发展上要创新驱动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他借用一句流行词说:“也不能那么任性了,否则靠什么可持续发展。”他还指出,上海应当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而不应当追求总量规模在全国的排位;应当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淡化P在考核中的色彩。
  经济学家张兆安代表在发言中,讲到自贸区建设过程中有三类人,官员关注效益,企业家关注商机和利益,老百姓关注为生活带来的好处。总觉得张兆安代表的概括非常到位,他说,要让老百姓对有更多的获得感,拿出更多叫得响、立得住、得认可的实招。他在肯定上海自贸区建设为国家探索构建型经济新体制作出贡献的同时,鼓励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披坚执锐、攻坚克难,还为上海自贸区下一步发展“支招”:加强整体谋划、系统创新,着眼国际高标准贸易和投资规则,使制度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实际上,总对上海创新的关心,是时刻以人民为中心的。在谈到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他关切地问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农村居民的又是多少?是不是全国最高?得到肯定的答复,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总还很关心问题。他关切地问道:“上海一年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气能占到多少?”相关领域的代表告诉他,空气优良的天气能占70%左右,主要是人努力天帮忙,东南风刮得多一些,天气就更好了。笑声中,总接过话来:“这是借东风啊!不过不能只靠借东风,还是事在人为。”
  王战代表继上一年之后再次发言,带来了关于“一带一”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总听到王战发言时,笑着说:“王战,每次都发言的。”王战认为,“一带一”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不是短期建设问题,必须做理论上的综合研究和积淀。总表示,对王战提出的意见“照单全收”,择其善者而从之。
  前面我提到,2014年参加集中审议时,总提出希望上海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子。2015年,时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刘卫国就向总汇报了市委围绕“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设立“一号课题”的相关情况,以及形成的“1+6”调研。针对他的发言,总特别强调了社会治理中人的因素,提出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推动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
  农民工代表朱雪芹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讲述了自己在上海奋斗的历程。当总得知朱雪芹已经在上海奋斗20多年时,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时任市委副应勇代表讲到全面从严治党和抓“关键少数”的问题。总听了他的发言,打趣地说道,现在“关键少数”都变成热词了。但他话锋一转,说道,就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当时上海已经开始试行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的相关政策,总高度肯定了上海的做法,并以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为例,讲到别的国家是怎么治理贪污的:“一些国家的反法也在修订,比如韩国,把家属收受贿赂、人情往来等也纳入其中。”可见总对国外反法有不少关注和研究。他还表示,上海有这样的魄力率先推进这么一个举措,非常不容易,也非常可贵,下一步要稳妥实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
  审议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大家都觉得向总汇报、与总交流是一种享受,像是每年过年都会相聚的老朋友,一张口都是说不尽的体己话。结束时,总还亲切地说:“今天是元宵节,不能拖得太晚!祝大家节日快乐、阖家幸福!”可大家都不舍得散去,围在总身边想和他再握握手,聊几句。
  总与大家一一握手时,又看到了曹可凡代表,就问他最近做了什么节目。曹可凡告诉总,改编自遥小说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是上海投资制作的,近期正在热播,当即引起了总的极大兴趣:“遥我认识,当年下乡办事时还和他住过一个窑洞,曾深入交流过。”在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董事长陈戌源代表握手时,总关心地询问上港足球队的比赛成绩;在和中科院上海分院朱志远代表握手时,还没等朱志远代表报告,总就主动问道:“上海的蛋白质中心建得怎样?”还饶有兴趣地回忆起当年他在上海工作时,关于国家实验室建设前前后后的故事。
  谈燕:到了2016年的集中审议,各位代表一进会场,就注意到一个新变化:之前几年,和习总同排就坐的,一般是上海市委、市长、常委会主任等领导干部。但是这一年,像前面提到的“小巷总理”朱国萍、农民工代表朱雪芹、村党委孙跃明等基层代表的桌签和总的桌签摆在同一排,而且就在总的周围。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却给基层代表很大的鼓舞,体现了总是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代表来参加审议的。这样的安排从此也成为一项惯例延续下来。
  在2016年的审议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代表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科创中心”这一主题发言。总在听了他的发言后强调,首要的是创新,创新发展是方向、是钥匙。他还引用一句古诗:“志士惜年,贤人惜日,惜时。”意思是鼓励大家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我感觉,总的传统文化学养极高,每次讲话中对一些经典佳句信手拈来,而且用得恰到好处,令人印象深刻。
  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上海科技大学党委朱志远代表在发言中提到,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得者罗斯曼被上海科技大学和中科院的科教融合所吸引,原本不打算建立团队的他主动提出在上海设立实验室,并构建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科研团队同中科院开展联合研究。听到这个消息,总十分高兴,要求大家以更加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他还特别强调,我们引进人才的时候,当然各种各样的人才都要有,也包括外籍高端人才。他说,衡量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水平高低,能否发挥人才高地效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我们要比肩国际最高水平,占领科技前沿的方方面面,还是要借助一些外力和外脑,大家共同推动科创中心的建设。习总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用人风格,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代表向总报告了自己对一线工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相关情况。总听完后说,我们要想办法调动一线工人、制造业工人、农民工的积极性,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工人阶级是主人翁,主人翁的地位要体现出来。
  这一年的审议中,总还特别提到问题。他指出,上海及周边地区有不少台资企业,同方面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比较多。两岸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对推进和平发展充满期待,我们不应让他们失望。他的这一番讲话让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李碧影代表深感责任在肩,同时也很振奋。李碧影代表说,总的一番讲话,为今后开展“两岸一家亲”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听完代表发言后,总很细心地观察到,每年发言的同志都是来自不同岗位,而且每年都会有一些不同的代表发言。他肯定了上海的这种安排,说这样比较周到,可以让更多的代表在审议会议上发言,他也能更好地感受上海一些新的变化和成绩。总希望上海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着力加强全面深化各项措施系统集成,着力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当好全国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谈燕:2017年的集中审议离现在时间比较近,大家都或多或少从上了解了一些情况。习总对上海推动科技创新的情况十分关心,已经担任上海市委副、市长的应勇代表向总汇报了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聚创新资源做大做强大科学设施群的情况,其间,总还关切地询问上海光源二期建设进展情况。
  上海打捞局工程船队潜水队队长金锋代表向总报告了目前深海打捞救助能力的长足进步。总听了很感兴趣,仔细询问打捞救助的职责范围都有哪些,打捞负责的海域面积有多少。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代表就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问题作了发言。他说,2007年4月习在崇明作出一系列重要以后,上海举全市之力推进,现在已经初步形成建设框架和轮廓,2016年底发布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他国家层面更加关注和支持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绿色发展试验区。
  听完张兆安代表的发言,总很动情地说:“金山银山都不如绿水青山,崇明要建设世界级生态岛,需要不少制度创新,来更好地体现国家战略、上海、崇明愿景!”他还仔细询问了崇明岛处于什么样的级别,有没有列入国家自然区,有没有通大桥,等等。总特别强调,对于长江沿线的发展是共抓大、不搞大开发,上海要举全市之力推进崇明岛这项工作的实施,守住人口密度红线的同时,使崇明岛成为鸟类的天然博物馆,成为候鸟的天堂。其实,早在2007年4月,总还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就曾专程前往崇明区开展调研工作。除了走进村落农户,与当地群众亲切交流,他还实地察看了正处于建设中的长江隧桥工程建设工地。当时,他就指出:“建设崇明生态岛是上海按照中央要求实施的又一个重大发展战略,我们要把崇明建设成为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区,实现崇明跨越式发展,促进上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年过去了,可以看到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没有变,把崇明建设成世界级生态岛的战略部署也一直在稳步推进。 审议中,上海团唯一一位农民代表、来自奉贤区的孙跃明作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发言。他介绍了奉贤区“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美德,以及杨以家训带家风、以家风树村风、以村风扬民风的一些做法,总给予高度肯定,还插话说:“这就是‘奉贤’的含义吧!”
  来自上海工商业的樊芸代表在发言中提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风险问题,时任中央网信办主任徐麟同志也在上海代表团,总笑着回应道,这里就有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对于代表们提出的这些问题,网信办要能“接得住”。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代表讲到高校“双一流”建设情况,提出建设中国一流大学,要有中国自己主导的目标体系,而不能框限在现有的评价体系里。习总十分肯定他的这个,而且一下子打开话匣子,与大家交流起时下非常热门的“高校排名”问题。总讲道,大学更重要的是底蕴,排名不能判定大学的质量。他特别指出,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百姓心目中认定的才是最好的。不要太过在意那些国内外的大学排行榜,不能用干巴巴的指标评定大家心目中的好大学。
  2017年是十二届全国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也是总作为代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的第十年。3月5日这一天对于每一位上海代表来说,已经成为一个翘首以盼的节日。每位代表在发言结束时都向总发出盛情邀请,希望他能够再到上海来走一走,看一看。面对大家的请求,总在审议结束时动情地说:“确实啊,时光飞速流逝。我上次去上海是在2014年,现在是2017年,一晃3年就过去了。我们国家太大了,31个省区市扎扎实实走一圈都得用5年时间……我离开上海10年了,虽然不经常去上海,但对上海的情况还是了解的,我还是牵挂着上海。每年全国期间与大家见面,同大家直接交流,这也有助于我更多了解上海的情况。”听到总这一番话,大家心里都暖洋洋的,不管总什么时候能再到上海故地重游,但他的这一番话,就是对大家最好的肯定和鼓舞。各位代表都信心满怀地表示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总重要讲话,不的重托和期望,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
  采访组:听您介绍下来,我们深深感到习同志对上海方方面面的工作既关注又熟悉。请您从新闻记者的角度,谈谈您感触最深的一些情况。
  谈燕:我认为,习总对上海的这种关注与熟悉,根植于2007年他在上海工作的那段时间。虽然他在上海只工作了7个月零4天,但是他以宽广的眼光视野、深远的战略谋划,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前所未有的大格局。从上海城市的完善,到“排头兵、先行者”的定位,从科创中心建设目标的确立,到精细化城市治理要求的明确……可以看出,总所关心瞩目的,并不仅仅是上海这一座城市的发展,而是把上海作为中国的一块试验田。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总不论在上海工作,还是到中央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对上海一以贯之的要求,核心要义就是上海要当好“排头兵、先行者”。当然,这个“排头兵、先行者”的内涵也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2007年3月,他刚到上海任市委不久,就在浦东新区调研时提出了“上海有责任继续当好的排头兵”。2012年,中央对上海的定位是“当好全国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党的以来,总每年在上海代表团审议会上都一再重申这个要求。到了2015年,习总提出上海要做“全国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从“科学发展”到“创新发展”,体现了时代的变迁,也体现了总对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
  现在回过头来看,总对上海提出的“排头兵、先行者”的要求,是经过仔细思考和推敲的。从立足上海、放眼长三角的层面来看,他担任上海市委期间,提出“上海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可能独惠其身”,必须要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更好地起到龙头带动作用,这其实就是把上海定位为长三角发展的“排头兵、先行者”。从全国层面来看,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在新中国成立初就肩负着挺起中华民族经济脊梁的重任,以后更要在全国各省市中率先一步。从国际层面,上海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代表着国家形象。上海做好“排头兵、先行者”,就意味着向彰显:上海这样一个超大城市,在中国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领导下,筚蓝缕、披荆斩棘、锐意创新、发展,如今跻身世界舞台中央,充分体现出中国在道、理论和制度选择上的成功。
  总的要求从来都不是泛泛而谈的,而是具体的、有很强针对性的。他提出上海要做“全国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同时,也从四个方面对上海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一是。总一直要求上海以自贸区为突破口,全面深化,特别是加快推进司法、国企、教育卫生医疗等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任务。二是创新驱动。2014年5月,总到上海考察时提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随后在2015年全国上,再次重提科创中心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也列入国家“十三五”战略规划当中。之前,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说上海“钱变纸”的能力很强,“纸变钱”的能力相对较弱,就是指高校科研机构每年有很多科研,发表很多文章,但是都没能“落地”、成应用,这常可惜的。这样的现象不仅是在上海,全国各地都有类似情况。总提出的科创中心建设,就是旨在加强科技应用的能力。现在,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软X射线电子激光等一大批先进实验室成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上海下一步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社会治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的总目标。总曾多次讲道,上海作为一个沿海发达地区的样板,人口已经突破2000万,同一样都有着疏解非核心功能的需要,这就要在治理上下功夫。他还特别强调,“管理”和“治理”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二者的内涵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2014年,上海市委设立的“一号调研课题”就是围绕“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展开的。四是全面从严治党。总在上海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相关工作。他对上海试行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的相关政策予以高度肯定。
  谈燕:作为一名记者,我与习总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不多,细数起来只有两次。2007年5月17日,时任上海市委的他到中央驻沪新闻单位和上海各大开展调研。来到我们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时候,习认真察看了解放日报报史陈列室,走遍了每个业务部门,仔细询问了日常采编情况,并同我们亲切握手。
  2009年下半年,上海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活动进入第三期,正在按照中央要求,面向基层开展学习活动。我采写了一篇题为《聊聊家常算算变化想想世博》的文章,反映上海市卢湾区发动“两新”组织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些创新举措,也充分体现了上海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一些亮点。没想到,时任国家副的习同志看到这篇报道,还作了批示:“《解放日报》的这篇报道很朴实,也很能说明问题。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对象是广大基层。如何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做到深入浅出,让每个都把自己摆进去,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上海卢湾区的做法值得借鉴。”当我得知这个批示的时候,内心非常激动。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报道抓住了核心和关切点,这也是体现党报主责主业的重要方面,对个人而言更是极大的荣誉,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另一方面,他那时候已经离开上海到中央任职,在百忙之中依然看《解放日报》,说明他一直关心着上海的发展,牵挂着上海人民。
  总洞察力极为敏锐,上海桑拿按摩图片认识问题十分深刻,总能抓住最根本、最重要的关节所在。他曾经多次强调,上海的发展要服务国家战略,还是要对接紧缺急需以及上海的优势产业来做大做强。总还多次讲道,我们国家的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上海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超大城市的治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要在一些平时看不到的细节中体现精细、体现质量。
  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以前他在全国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谈到一些问题,总是能联系到人才队伍建设上。比如说到自贸区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他强调,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进军,关键在人才。要突破制约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瓶颈,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使科技更快推广应用、转移。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以前有人讲,上海是人才高地、人才高原,但还不是人才高峰。2017年以来,上海在原有的人才新政“20条”(即2015年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30条”(即2016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人才高峰建设针对性政策,聚焦在上海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重点领域,为顶尖高端人才量身定制“一人一策”,以个性化突破解决个性化问题,围绕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生活便捷、服务措施等方面,系统化解决高峰人才的各项需求。
  我前面讲到,总在我采写的“两新”组织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报道上作出过大段批示,这其实也是他敏锐地抓住了城市党建的问题所在。在总的关心支持下,上海在“两新”组织党建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一方面,加强专业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年轻干部的同时,用好具有丰富基层经验的现有干部;另一方面,通过支部建在楼宇、园区、行业等,不断吸引和凝聚白领,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主题活动,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些,都得益于总对全国城市发展情况的精准把握和对上海的方向。
  总非常务实,很善于以重大活动为平台,抓住重大时机,全力以赴推进工作。像世博会的召开、科创中心的建立,以及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都是总推动上海乃至全国发展的平台和抓手。
  总心里最挂念的就是群众。在上海工作期间,他多次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与方方面面的干部群众座谈交流,总常谦虚地听取和吸纳大家的意见和想法。参加全国代表团审议时,他和基层代表侃侃而谈,都是“聊家常”般的叙话,从不居高临下,同他接触过的人都感觉非常亲切,大家也愿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向总倾诉。大家可能都还记得,2017年11月17日,全国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总将93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请到自己身边就座合影,我在里看到这一幕,感到温暖而不意外。我们知道,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可亲可敬的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2 上海夜网论坛 (www.021snyw.com)  版权所有
官方QQ:2030314199  邮箱:2030314199@qq.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